你的位置: 你的位置: 首页 > 古代言情 > 大明慈父朱祁钰 > 第2章
  • 大明慈父朱祁钰大明慈父朱祁钰

    穿越第一个月:“卑鄙无耻的篡位者在顺天府登基称帝。”穿越第三个月:“软弱无刚的懦夫企图守住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。”穿越第二年:“难堪大用的小子居然想要反攻草原?”穿越第五年:“文皇帝再世的朱家英才占领了广阔无垠的东亚大陆!”穿越第十年:“尊敬的朱祁钰皇帝带领大明的军队横扫天下!”...

    作者:朱祁钰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古代言情 来源:掌中云 章字:2151 字

第2章(1 / 1)

午门,左掖门。

“上朝!”

随着内官监太监成敬高声呼喊,以及小黄门的附和,停摆了许久的朝会再次召开。

天还没有亮,文武大臣已经在殿前等候,待查验身份以后入殿上朝。

说起上朝,那真是一件苦差事。

据《大明会典》记载,为了上早朝,大臣们必须午夜起床,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。

凌晨3点,大臣就要到达午门外等候,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,大臣需按次序排好队伍。

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,同时宫门开启,百官依次进入皇宫,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,等待上朝。

这也是点卯的由来,毕竟卯时是早上五点到七点,这个时间点之前,大臣们就要来皇宫上班打卡。

比现代那些早八人更苦比,大明实行的是“早五”,没个好身体还真当不了官。

大臣们一般不敢过卯,毕竟轻则罚俸一个月到半年不等,也就是扣工资。

这还算好的了,如果缺勤严重还会挨板子,也就是打屁股,打到屁股开花那种,那滋味可不好受。

按规矩,朝会一般在奉天门举行,作为监国的朱祁钰还没有资格使用,所以只能在左掖门主持朝议。

左掖门东侧殿,朱祁钰坐在大殿偏左的位置,文武大臣们依次进入殿内。

右都御史赵谦拿着手中黄册大声念道:“禀殿下,朝臣应到187人,实到118人,3人病休。”

朱祁钰闻言皱起眉头,这缺的人数也太多了吧,除去生病请假那3个,有68人缺席这次朝会。

这些大臣就不怕扣工资和打屁股,还是说他们不把他这个监国放在眼里,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。

但很快,朱祁钰便反应过来,这68位大臣应该是跟他那个人菜瘾大的好哥哥出去秀,结果翻车噶在那边了。

这68位大臣里面,虽然大部分是文官,但武勋可是有张辅、朱能这样的靖难名将。

文官可以一茬接一茬地长出来,但成熟的武将勋贵却非常难培养起来。

土木堡这一仗几乎葬送掉大明绝大部分的武将勋贵,让他们几乎到青黄不接的地步。

大明后期文官掌权,跟土木堡之变以后的文武失衡,脱不开关系。

通报完考勤,群臣俯首高呼道:“吾皇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令人讽刺的是,这些大臣们行礼的方向并不是皇宫,而是朝着殿外草原的方向。

行礼完毕,众臣殿前站定,接着便进入早朝最重要的“奏事”环节。

按照惯例,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都要先咳嗽一声,这操作又叫“打扫”。

其实就是打个招呼,意思是我要说事了,你们都往后稍稍,别抢我位置。

一声咳嗽过后,翰林院侍讲徐珵出班俯身说道:“臣徐珵有本要奏。”

“臣七岁时得神仙教授星斗之学,近来臣夜晚仗剑在屋顶观星,发现天象异常,荧惑入南斗。”

“荧惑一出,必有战事,所以依臣之见,应该速速南迁以避祸事。”

听到这话,原本还在观察群臣的朱祁钰蹙起眉头,双眼紧紧地盯着徐珵。

对于跟自己同名同姓的悲惨皇帝,朱祁钰已经研究过他的经历无数遍了。

眼前这个徐珵可不简单,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,那便是徐有贞。

景泰八年,那场著名的夺门之变,改名为徐有贞的徐珵就是这场宫廷政变的头号功臣之一。

夺门之变以后,徐有贞接任于谦担任兵部尚书,并被朱祁镇加封为内阁首辅。

朱祁钰一脸玩味地盯着徐珵,笑着问道:“哦,徐卿觉得朝廷应该南迁?”

听到大殿上方传来回话,徐珵以为自己猜到朝廷的意思,连忙抬头对着朱祁钰笑了起来。

徐珵知道面前这位郕王只是监国,皇室现在的实际掌控人是孙太后,南迁估摸着也是她的意思。

想到这,徐珵的笑容更盛,回答道:“臣以为,此事已到十万火急的地步。”

“不如趁着运河水势高涨,顺河乘舟南下,等到达南京以后再做打算。”

说完,徐珵一脸兴奋地看向朱祁钰,整个大殿也响起一阵不小的议论声。

土木堡之变爆发于两天前的八月十五日,最终朱祁镇这个废物点心被俘,五十万大军几乎全灭。

昨日夜里,消息传至京师,一时之间朝野震动,京师人人自危。

不少大臣更是提前将自己的妻儿和财产先行送到南京,甚至有的富商也在转移资产。

就在此时,礼部尚书胡濙冷哼一声,出班奏道:“南迁之议,可笑至极!”

“太宗文皇帝把陵墓安排在京师,就是向子孙表明不再有迁都之意,尔等岂敢动南迁的念头。”

看到有人出声反对,朱祁钰瞬间来了兴趣,以前这种朝堂大戏只能从电视上看到。

现在能观摩真人版,朱祁钰自然不会错过,就是可惜没有瓜子和可乐。

胡濙是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,建文时期的进士,五朝元老,可谓是资历深厚。

面对重臣胡濙的质问,徐珵毫不在意,微微一笑道:“天象预警,这是天意!”

此时文官还没有做大,皇室的影响力也是在土木堡之变丢失兵权,之后的数十年里渐渐衰退。

因此,相较于礼部尚书胡濙,徐珵更偏向于讨好大明皇室,讨好孙太后。

朱祁钰调整了下坐姿,想要继续添把火,好让自己看清楚朝堂的局势。

他看着下方的大臣们,问道:“可还有附议南迁之策的人吗?”

这话一出,胡濙脸色一黑,而徐珵愈发确信自己猜对皇家的心思,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。

对于朱祁钰的问话,下方众臣互相对视几眼,随后有十几个人出列,赞同了徐珵的南迁之策。

见此情形,朱祁钰暗自将出列的大臣一一记住,这些人以后可不能委以重任。

毕竟宋朝南迁,置淮河以北军民不顾,导致北方生灵涂炭,丢地失国。

大明经常拿宋朝当反面例子,这些赞同南迁的人都是软骨头,关键时刻绝对靠不住。

更何况大明家大业大,土木堡之变只是朱祁镇瞎搞,再来一次未必会输给瓦剌,因此南迁绝对不可能。

就在此时,一个蓝衣大臣站了出来,语气坚定地说道:“臣兵部侍郎于谦,有本要奏!”

使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全文

大明慈父朱祁钰微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