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 你的位置: 首页 > 游戏动漫 > 暴君系统 > 第二十六章 军政分离,佛法无边!
  • 暴君系统暴君系统

    关注微信公众号【<a style="color:red" href="http://zsb.rfxs.cn/">追书帮</a>】,回复书号:【2566】,<a style="color:red" href="http://zsb.rfxs.cn/"...

    作者:朱厚照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游戏动漫 来源:掌中云 章字:5573 字

第二十六章 军政分离,佛法无边!(1 / 1)

三军六卿之法。

是春秋时期晋文公,为与楚国争霸,而进行的军政改革之法。

在此法施行之前。

晋国只编制了二军,且上军由君王统率,下军由太子统率。

晋文公改作三军,设三军将、佐。

军权,自君王、太子和公室,转移到“六卿”手中。

不过。

因为晋国“典沃代翼,小宗灭大宗”的传统,晋文公为防止“意外”,不惜直接将公族团灭。

之后的晋公,也会将兄弟赶往其它诸侯国。

至此,晋国的军队名义上由晋公统率,六卿为辅助。

实则是晋公亲自领军的机会越来越少,晋军征伐更多的任用六卿,而这,也为以后埋下了巨大隐患。

三军,以中军将为第一顺位,时人称之为元帅。

中军佐为第二顺位,上军将为第三顺位,上军佐为第四顺位,下军将为第五顺位,下军佐为第六顺位。

统称为六卿。

在六卿之外,有着“散卿”存在。

如果六卿之中,有人逝世,那么散卿就补入六卿末尾。

余者,跟随逝者顺位进行递补。

但是。

春秋时期,诸侯国依然守着周朝的官制,也就是“世卿世禄制”。

也就是说,晋国六卿,同时还是晋国的上大夫。

军权、政权,变相合一。

只是。

晋公不完全是集权的主人。

而晋国,靠着这种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方法,奠定了霸主之位。

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,六卿拥有过于强大的权力,而又缺乏相应的权力制约。

更致命的是。

由于晋国自身问题,六卿之位,被晋国内部十一个家族垄断。

魏氏、赵氏、狐氏、胥氏、先氏、栾氏、郤氏、韩氏、知氏、中行氏、范氏。

即,卿族。

属于晋国的特殊“世卿世禄制”诞生。

在晋国初中期,六卿之位,完全由晋公决定,卿族轮流执政。

六卿为保障各族的利益,要相互妥协,既不能一族做大,也不能伤害其它族的利益,共同进退。

晋国,因此蒸蒸日上。

当然,一切平衡的前提条件,是每个卿族的力量都不能太弱,太弱容易被其它卿族围攻瓜分,这也是后来由十一卿族变成三家的原因。

而打破这平衡的一击,来自于晋襄公的老师阳处父,举荐赵盾为中军将。

赵氏,在卿族之中,是最强大卿族之一。

之前的晋公,平衡方法都是谁强了,就去六卿末尾,或去散卿位置待个几年,等势力减弱了再抬上来。

在赵盾坐上中军将后,本就强大的赵氏势力,进一步膨胀了。

到了晋景公时,再无法容忍赵氏给晋国造成的混乱,发动了诛杀赵氏势力的“下宫之役”。

赵氏孤儿,由此而来。

可惜。

平衡被打破。

就像覆水难收,破镜难圆,卿族彻底成势,以“范武子之法”,进一步巩固了大卿族的势力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六卿渐渐取代国君成为晋国的权力中心。

十一个卿族相互吞并,最终仅剩韩赵魏三个顶级卿族。

庞大的晋国地盘,可以承载十一个卿族的利益,却无法承载三个顶级卿族的野心。

晋国破碎。

韩、赵、魏三国立。

春秋,就此进入战国时代。

这告诫了后世之君,平衡之术,固然是强国之法,但太过容易滋生野心,也极易导致裂土分茅。

晋国,自晋文公改革,到晋幽公,三家分晋,一百九十八年。

这期间,也曾军治万乘,独霸中原,但终化为一捧黄土。

这条改革之法,能一眼看到头,这就是败国亡家,分裂国朝的路。

这不是在反抗文官集团,而是在反抗皇权。

出于见面之情,梁尚书、杨廷和尚书,没有直接骂王阳明深受皇恩,怎敢如此犯上作乱?

难道,当了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兼北征大元帅,就想染指皇权了?

这军权,是陛下赐的,这些军士,是陛下养的,陛下一念之间,就可以收回来。

要是王阳明给不出合理解释,两位尚书少不了一纸奏疏,参其谋逆大罪。

“叔厚、介夫,陛下待我如国士,我自当以国士报之,岂会有裂土分茅之想?”

王守仁看着二人眼中的警惕,摇摇头笑道:“只不过,三军六卿之法,有可借鉴的地方,比如说,文不御武,才是国朝兴盛之道。”

文不知武,岂能御武?

对此。

梁尚书、杨廷和尚书认同点了点头,但警惕心,依旧没有放下。

春秋晋国之盛,是不假。

可是。

放开文官集团对军方的辖制,一旦军方大将有异心,数以万计、十万计,甚至百万计的军队向国朝倒戈,国朝瞬间就能国将不国。

唐朝末期藩镇割据,就是血淋淋的例子。

正是汲取唐朝的教训,宋朝才会通过杯酒释兵权,文官执兵权,文官夺军方财权的手段,牢牢压制军方。

宋朝这才有了高粱河、双歧沟两场战事的大败。

况且。

国朝初期,太祖就是采用的文武并重之法,之后几代君王都是如此,可谁让战神皇帝土木堡之变,将太宗皇帝五次北征漠北留下的精锐老兵和开国武将勋贵,损失的一干二净。

而今,以文御武,虽说又像走上了宋朝的老路,但作为朝廷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,名义上,仍是文臣。

在心底,宁愿看到宋朝国破再现,也不愿看到唐朝藩镇再现。

史书中,寥寥几笔,却写出了军将对文人士族的残忍!

身体的中后偏下部,可以歪,但不能整个人都坐上去。

“我这有道奏疏!”

王守仁从袖中取出早准备好的奏疏,阐述道:“是结合春秋晋国,和唐朝的教训,请陛下在北征之后,对朝廷、军方分割。

包括财权在内,不再相互统属,朝廷、军方,皆各自效忠陛下。

军方增设东、西、南、北四方军部,择文武兼备的文臣任军主。

军主在一方军部任职,不得超过五年。

并在四大军部之下,对国朝两京一十三省之地部署兵力,增设十五个战部,择良将任军将。

军将在一省战部任职,同样不得超过五年。

无战之时,军主执掌军部的事务,军将执行寻常操练。

以军主为主,以军将为辅。

等到战时,两者对调,由全部军将组建军将部,统一指挥十五方军部的将士。”

“那我呢?”

梁尚书半梦半醒道。

这番操作下来,以文御武,成为了文武配合。

不能称之为文武并重,更像是文武军政分离。

文官集团、军方,貌似能完成了彼此的救赎。

可他和兵部呢?

下野了?

杨廷和尚书闻声,仔细查看着王阳明的军政分离之法。

奏疏中。

王阳明的朝廷,军方的分割方式,是相当清晰的。

军方通过拿回财权的方式,脱离文官集团的控制。

财权回归,军饷、后勤辎重等事,皆由军方自理。

虽然在征调部分物资方面,仍然需要户部的配合,但是户部不再对军方产生较大影响。

在将士任免方面,陛下拥有一切将士的任免权。

而从军中最小等级的小旗官,到最高等级的军主,共计十八个等级。

陛下不可能对全军将士进行任免,那样任免量太过庞大,估计只会对军主、军将进行任免。

相当于军方内部,自决了其余将校的任免,奖赏,包括进爵。

这样一来,吏部,兵部,也无法再对军方的任免和爵位产生影响。

还有,王阳明亲自编纂了一部军方礼仪和教化,礼仪方面,那些形象的绘图,充满了美感。

教化方面,王阳明坚信识字的重要性,要在北征之后,对全军将士展开知识教导。

教导中,以忠君、体国,为主要内容。

这些内容,很能调动人的情绪,就连杨廷和尚书看了,都久久不能平静。

如若国朝军队全部接受这样的教化,必将诞生一支为陛下、为国朝悍不畏死的军队。

杨廷和尚书在佩服王阳明学识渊博的同时,也看出王阳明对万物认识的深刻。

礼部官员在这上面,就差的太多了。

在将士犯罪方面,王阳明的办法更是简单粗暴。

包括刑部在内,大理寺,都察院,三法司皆无权审理。

军方会组建属于自己的刑部。

这不止是刑部被军方甩掉,就连大理寺和都察院,也被军方甩掉。

只要此法顺利推行,堂堂国朝三品的边镇总督向都察院七品御史行礼的景象,就将不复出现。

至于军队的建设上,军方则向工部讨要回之前花费千万两纹银招募的工匠和铁匠,以及参与到天巡军械打造的工部大匠作,会赋予军籍。

在以前。

朝廷兵部掌管着全国朝武官的选用、兵籍和士兵操练,军械的制造和保管,军令的发布等事务。

按照奏疏中的安排,这些权力,就全部回归了军方。

兵部,什么都没了。

如果把朝廷六部比作六个人,军方从立户礼刑司五部拿回权力,属于割掉一块肉。

什么时候想起来,都会感觉疼。

那军方从兵部拿回权力,就相当于从眉毛以下截肢。

这有点太欺负人了。

“叔厚,要不,你到军方来吧。”

王守仁沉吟良久,不好意思道。

“……”

杨廷和尚书嘴角疯狂抽搐。

这梁尚书,当了一辈子文臣,现在拐人家去军方,晚节不保,貌似太不地道了。

“这道奏疏不错,待阳明呈上去,我会同意。”

梁尚书认真看完奏疏,沉默许久,摇摇头道:“我是个文人,虽自命不凡,但也知没那个领兵作战的本事。

兵法韬略,我是读过,始终不解其理,也无法运用于沙场上。

军方,我就不去了。

我都这把年纪了,两鬓斑白,也不想死在沙场上。

朝廷与军方分割,兵部,或许会遭受无法承受之重,但陛下只要一天不撤,我这个尚书就是国朝九卿之一。

这世间,不知多少人梦寐而不可得,我却能在其上悠然自得,还有什么不满的呢?”

言辞坦然。

不见丝毫勉强之色。

一如成化十四年殿试那般。

作为会试会元的他,本以为状元之位唾手可得,没想到殿试中,只取得“传胪”名次。

想来,是苍天的又一次戏弄,让他坐上兵部尚书之位后,军方,要拿回本属于军方的权力了。

想来,也是苍天的眷顾,让他劳碌半生,终得九卿虚位。

并非是一无所得。

“叔厚大义!”

王守仁一躬到地,正声道。

如此心胸,令人敬佩。

“既如此,工部愿意影从!”

杨廷和尚书表态道。

兵部是军政分离的最大受害方都能同意,工部,只是损失些大匠作,就显得不值一提了。

作为坚定的皇帝党,对强国强军之法,没有不同意的理由。

“阳明何时入宫奏疏?”

“就现在!”

王阳明果断道。

奏疏能得到两位尚书的同意,已是大不易,宜早不宜迟。

“那我和介夫就随你走一遭吧。”

梁尚书点点头道。

好人做到底,送佛送到西。

……

宛平县。

刘次辅接受英国公之请,以英国公府赐地为清丈之始。

上千顷土地得到清丈,与英国公府呈交的鱼鳞图册无有大异。

偶见几亩错漏,是国公府中的佃户,沿着坑洼荒地新开垦而得。

国朝律法,新垦之田,前三年免税,后三年半税,六年后,方以常税为入。

这些新田,无有超过三年之限,称不上逃税。

丈量完宛平县内英国公赐地后,刘次辅直接对整个宛平县之田进行清丈。

宛平多勋贵。

定国公府、成国公府和保国公府,俱在此地。

刘次辅本以为此次清丈,会清丈出不少问题,甚至连参奏三位国公的奏疏都拟好了,出乎意料的是,三位国公府之田,完全与鱼鳞图册相符。

一分一毫不差。

这倒是有意思了。

刘次辅冷冷一笑,让属官继续对宛平县内其他侯府田地进行清丈。

“次辅大人,宛平县衙送来鱼鳞图册,涉及京城内外八百四十余处寺庙,其中,以报国寺、护国寺、妙应寺等五十六处寺庙的鱼鳞图册出现较大变动,诸寺共新增数千顷良田……”

使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全文

暴君系统微信阅读